- 六欲天
- The (sa) devalokas, i. e. the heavens of desire, i. e. with sense-organs; the first is described as half-way up Mt. Sumeru, the second at its summit, and the rest between it and the Brahmalokas; for list v. [lang id =1028]六天. Descriptions are given in the [lang id =1028]智度論 9 and the [lang id =1028]倶舍論 8. They are also spoken of as [lang id =1028]六欲天婬相, i. e. as still in the region of sexual desire.* * *﹝出楞嚴經﹞ 欲即色欲。 四天王以形交為欲, 忉利以風為欲, 夜摩以抱持為欲, 兜率以執手為欲, 化樂以視笑為欲, 他化但以視為欲也。 謂之天者, 天然自然, 樂勝身勝, 亦名最勝, 亦名光明, 以其所欲不同, 故名六欲天。 〔一、 四天王天〕, 東方持國天王, 謂能護持國土, 故居須彌山黃金埵。 南方增長天王, 謂能令他善根增長, 故居須彌山琉璃埵。 西方廣目天王, 謂能以淨天眼, 常觀擁護此閻浮提, 故居須彌山白銀埵。 北方多聞天王, 謂福德之名聞四方, 故居須彌山水晶埵。 (梵語須彌, 華言妙高。 梵語閻浮提, 華言勝金洲。 ) 〔二、 忉利天〕, 梵語忉利, 華言三十三。 大智度論云: 昔有婆羅門, 姓憍尸迦, 與知友三十二人, 共修福德, 命終皆生須彌山頂, 憍尸迦為天主, 名帝釋天, 三十二人為輔臣, 周圍列居, 而帝釋獨處其中。 又淨名疏云: 昔迦葉佛滅後, 有一女人, 發心修塔, 報為天主; 有三十二人助修, 報為輔臣。 君臣合之, 為三十三也。 (梵語婆羅門, 華言淨行。 梵語憍尸迦, 又云釋提桓因, 華言能天主。 言帝釋者, 華梵雙舉也。 三十二人名字, 經論不載。 據正法念處經所載, 三十三天各有住處, 謂善法堂天、 山峰天、 山頂天、 善見城天、 缽私他天、 俱吒天、 雜殿天、 懽喜園天、 光明天、 波利耶多天、 離險岸天、 谷崖岸天、 摩尼藏天、 旋行天、 金殿天、 鬘影天、 柔軟天、 雜莊嚴天、 如意天、 微細行天、 歌音喜樂天、 威德輪天、 月行天、 閻摩那娑羅天、 速行天、 影照天、 智慧行天、 眾分天、 曼陀羅天、 上行天、 威德顏天、 威德燄輪光天、 清淨天也。 ) 〔三、 夜摩天〕, 梵語夜摩, 華言善時, 亦名時分。 謂其時時唱快樂故。 以蓮華開合, 分其晝夜, 此天依空而居。 〔四、 兜率天〕, 梵語兜率, 華言知足。 謂其於五欲境知止足故。 此王依空而居。 (五欲者, 色欲、 聲欲、 香欲、 味欲、 觸欲也。 ) 〔五、 化樂天〕, 化樂天者, 謂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。 此天依空而居。 (五塵者, 色塵、 聲塵、 香塵、 味塵、 觸塵也。 ) 〔六、 他化自在天〕, 他化自在天者, 謂假他所化以成己樂故。 此天依空而居, 即魔王天也。* * *欲界有六種的天, 故名六欲天, 即四天王天、 忉利天、 夜摩天、 兜率天、 樂變化天、 他化自在天。 此中四天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腰, 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, 因依山而住, 故名地居天, 夜摩天以上, 因依雲而住, 故名空居天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